新書推薦:

《
文与图的世界史:《史集》与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叙事图景
》
售價:HK$
217.8

《
门罗主义: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的源起
》
售價:HK$
74.8

《
刻意练习成为讲话高手
》
售價:HK$
38.5

《
民艺之美
》
售價:HK$
96.8

《
肘后备急方 中医书全本校注与研究古代急救方剂临床急救手册中医入门肘后背疾方白话文
》
售價:HK$
63.8

《
精神的发现:欧洲思想在希腊的兴起
》
售價:HK$
140.8

《
走向现代:西方艺术1789—1914
》
售價:HK$
503.8

《
私募股权基金:价值、挑战与职业发展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心理人格渐成说的开创者埃里克森的代表作,继弗洛伊德之后,在精神分析领域沟通了人的潜意识与家庭、文化、国别、本人经历、民族记忆、政治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
|
內容簡介: |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出版于1968年,是其此前20年来有关同一性问题研究的整理总结和进一步思考。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结合相关案例,介绍了同一性理论及其相关概念、以同一性概念为核心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学说,通过探究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青少年问题、妇女地位问题和种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途径,进一步阐释了同一性理论。这是一本了解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的必读书目。也是从事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传记学、精神分析学、历史人物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以及认同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参考书籍。如果读者能结合阅读埃里克森本人的传记文献,相信更有助于对该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以上是心理学教授郑剑虹提供的介绍)
本书作者埃里克森(1902—1994)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也是青少年心理医生。他提出了人格发展渐成理论,而“同一性”便是与此种理论相关的一种概念,大体是指,构成“人”的各种特质,如本能、情感、需要、能力等交缠在一起,在人生各阶段遵循一定规律来发展,逐渐统合为一个统一的人格框架。在本书中这一人格发展过程被分为八个阶段。
“同一性”的另一个层面,是人和环境的统合,包括家庭、文化、国别、本人经历、民族记忆、政治环境等因素,而这种外在于人的、对历史和社会综合性的关注,正是本书作者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区别所在。(他们两个都曾以精神分析法去研究历史人物)
本书作为埃里克森的代表作,突出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显著特点,即,将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了“自我”,从而将人的发展动力从潜意识扩展至意识领域,从先天的本能欲望移到了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他认为人的发展是兼具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
本书虽题为“同一性”,实则研究“同一性危机”——二战的创伤、种族问题、高度工业化的弊端、女权问题……种种因素造成青少年心理病态,人格破碎。但全书的整体基调是乐观的,仿佛作者觉得从心理学上找到了解释、治疗这一切社会弊病的药方。难怪译者于90年代作序时给他扣上空想唯心主义的帽子。
(以上是责编的介绍,相对通俗些)
|
關於作者: |
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 1902—1994)
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同一性危机(认同危机)概念的提出者,创立了以同一性概念为核心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埃里克森于1958年出版的《青年路德》和1969年出版的《甘地的真理》这两本书,用其创立的同一性理论来解释宗教改革人物路德和印度国父甘地的生命故事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使他成了心理历史学和心理传记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理论和他的生命故事有密切的关系,作为私生子,埃里克森至死未知生父是谁,其一生都在寻求身份认同(同一性)的问题。埃里克森逝世之后,有多篇文章采用心理传记学的方法探究了他的生命故事。
|
目錄:
|
中文版译序1
序言1
第一章引论1
第二章观察的基本原则25
第三章生命周期:同一性的渐成说62
第四章生命史和个案史中的同一性混乱101
第五章理论上的插曲157
第六章当代青少年问题176
第七章妇女气质和内部空间201
第八章种族和更广泛的同一性226
本书根据的著作248
索引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