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EAT与《柳叶刀》杂志共同组建的产自可持续食品系统的健康膳食委员会(Commission on Healthy Diets from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发布报告称:“现代食品系统具有改善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可持续性的潜力,然而它现在却威胁着人类和这个星球。”该委员会的第二份报告概述了当今的一种“全球共疫”(Global Syndemic)现象,它由肥胖、营养不良和气候变化所导致。包含“高热量、添加糖、饱和脂肪、加工食品和红肉”的饮食正在导致代谢紊乱发病率飙升、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种群灭绝的激增。这些报告作为一系列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庞大的全球食品系统以及富含肉类的饮食正使我们逐步陷入危机。2014年,联合国关于食物权的报告总结道,全球食品系统正在导致磷酸盐和硝酸盐残留、土壤侵蚀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危险级别。 2009年,伦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London)粮食政策教授蒂姆·兰(Tim Lang)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世界不能都像美国人或英国人那样饮食,”他说,“若全世界人的胃口和食物选择范围都像美国或欧洲人那么大,那么将没有足够的地球来喂饱我们。”“没有足够的地球”这一说法也回应了弗朗西斯·摩尔·拉佩(Frances Moore Lappé)的《一颗小星球的新饮食方式》(Diet for a Small Planet)一书,拉佩坚定地认为富含肉类以及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正是导致多种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元凶。
拉佩呼吁人们食用“食物链底层”的食物,并倡导素食的革命性潜力。她同时坚定地将这场紧急的粮食危机归咎于1945年后由美国(主导)的世界食品系统,因为它帮助“创造了一个热爱汉堡和小麦面包的世界”。联合国和EAT—柳叶刀的报告一致认为,全球食品系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正是过去50年来全球经济、科技和地缘政治剧变的结果。这场全球性饮食转型与1945年以来出现的人类世和“大加速”(Great Acceleration)完美契合。在这个历史阶段,“人类活动的每一项指标都经历了急剧的增长”。
加速是真实存在的。全球的肉类消费速度正在加快,同时食品系统消耗氮、水和化石燃料的速度也在加快。若欲理解这种加速,我们要先探索现在的食品系统是怎样形成的;那些富含肉类、小麦和糖的膳食又是为何以及如何变得既便宜又诱人的?若欲理解拉佩所说的“小星球的新饮食方式”背后的逻辑,我们必须要先理解罔顾生态限制的“大星球的饮食方式”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几乎所有繁衍至今的人类族群都是以当地出产的、植物性的食物为主要的饮食摄入。小星球的饮食方式才是历史的常态,而非一种特例。放弃这种小星球的饮食方式,是我们星球历史上最致命的进程之一。(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