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編輯推薦: |
1.陈春花团队与金蝶近8年研究成果,一对一访谈20多个行业的61位CHO,了解数智技术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动作。
2.书中总结呈现了调研的数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深入分析受访者的观点,提炼出HR数智化转型的五个行动建议。
3.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企业管理者推荐阅读。
|
內容簡介: |
1.陈春花团队与金蝶近8年研究成果,一对一访谈20多个行业的61位CHO,了解数智技术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动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2.书中总结呈现了调研的数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深入分析受访者的观点,提炼出HR数智化转型的五个行动建议。
3.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企业管理者推荐阅读。
|
關於作者: |
陈春花
先后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现任上海创智组织管理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中国管理模式50人 论坛”联合创始发起人。出版《领先之道》《管理的常识》《经营的本质》《协同共生论》《组织的数字化转型》等30多部著作,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获得教育b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出版人》年度作者奖、《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称号。
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CEO。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并取得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学专业硕士及中欧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国务院特殊津贴高级专家。曾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副理事长,并曾获得“联合国世界本土企业家奖”“中国信息产业杰出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深圳三十个经济人物”等多项殊荣。 “中国管理模式50人 论坛”联合创始发起人,期望“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的管理升级。
朱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劳动经济学会人工智能与灵活就业专委会秘书长。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b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出版《绩效管理》《协同》《协同共生论》《数字化加速度》等多部著作。
刘超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与个体适应机制及协同共生等。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并出版了《协同共生论》《数字化加速度》《未来教育对话》等多部著作。
钟皓
澳门科技大学组织行为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任上市企业组织发展与人力数字化高级专家。著有《数字化加速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与实践企业的组织发展与数字化转型落地路径与方式。
曾昊
管理学博士,“中国管理模式50人 论坛”秘书长。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十余部,涉及数字化、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本土管理等研究领域。
|
目錄:
|
序一 数智技术的本质是赋能人,而不是取代人/陈春花
序二 拥抱人力资源管理新世界 /徐少春
第一部分 数智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深刻影响
第 1 章 数智技术发展与渗透
1.1 数智技术发展历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
1.2 数智技术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全生命周期
1.3 数智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第 2 章 数字个体的成长与新内涵
2.1 数字个体的新内涵
2.2 数字个体成长的组织期待
2.3 数字个体的机器人内涵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架构设计
第 3 章 价值空间的拓展与变化
3.1 价值空间拓展的新方向
3.2 价值贡献变化的新内涵
3.3 协同驱动新价值空间创建
第 4 章 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架构
4.1 人力资源管理的架构和实践模式
4.2 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架构的支撑逻辑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数智化转型的五大行动
第 5 章 高效契合企业战略
5.1 战略是能力模型
5.2 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活动
5.3 企业为寻求创新而不断扩展合作伙伴网络
第 6 章 主动协同业务运行
6.1 职能伙伴转型业务伙伴
6.2 提升组织效率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6.3 数智时代协同绩效新标准
6.4 “全链条”承接客户需求
第 7 章 深度个性化员工体验
7.1 重新构想员工体验
7.2 多元契约链接
7.3 更便捷自主工作
7.4 更透明、更信任
7.5 心灵呵护
第 8 章 将知识与能力视为核心资产
8.1 从胜任力到创造力、协同力
8.2 知识与能力更新
8.3 知识系统与知识资产
第 9 章 打造人力资源管理数智技术架构
9.1 数智化场景新价值
9.2 数据驱动的人才决策
9.3 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数智化能力打造
9.4 人机共生的系统
结语 AI 已来,人的价值在哪里?
致谢
CHO访谈嘉宾名单
注释
|
內容試閱:
|
序二 拥抱人力资源管理新世界
2018 年初,怀揣着探索中国管理模式,助力中国企业成长的初心,我与陈春花老师团队决定开启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新模式的研究。研究的第二阶段,我们把研究方向聚焦于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三年中,我们见证了从新冠疫情肆虐到“后疫情”时代,AI 技术正在以超乎想象的发展速度重塑商业格局,与此同时,国内经济转型调整,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挑战无处不在,然而挑战的另一面是更多的机遇。中国企业正被簇拥着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这期间,研究团队对话了来自 20 多个行业的领先企业的 CHO,愈发坚定人力资源管理到了需要拥抱变革的时候。 变革之路的另一头,我看到人力资源管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过程中,我有几点感悟。
第一,关于变革。回顾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历程——从关注人事管理到聚焦专业职能再到支持业务需求,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边界不断突破。当数智时代来临,不断加速的变化成为企业生存的常态环境,人力资源的价值需要被再次定义。
戴维· 尤里奇在最近更新的 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模型中,提出“人力资源的未来不再只关注人力资源,而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这意味着,人力资源的视角需要从内部转向外部,从被动跟随业务进化转至与业务共创价值。我们发现,已经有领先企业通过数字化能力的组合与应用,实现人力资源直接作用于顾客价值创造。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正在开辟全新的可能性。
第二,关于标杆。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对标世界一流,更要敢于定义世界一流,定义属于中国的管理模式。2020 年,美国公司停止了华为人力资源系统的服务。短时间内,华为需要建成能够支撑其全球化业务并且快速响应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顶住巨大的压力,金蝶与华为共同创建了一套覆盖全球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智化管理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
过去这几年,一方面,金蝶与众多世界一流企业共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积累了许多最佳实践的基础上,金蝶也一直在深化对世界一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世界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战略、使能业务、提升运营和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创造极致的员工体验,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一个个有温度的工作场景贯穿员工的组织之旅,激活组织,成就每个人。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清晰可见的现实,更是值得每家中国企业、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共同努力的事业。
第三,关于技术。AI 红利时代已来,人机协同是释放价值的关键。我们在研究中发现,AI 正在逐渐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场景,重塑流程、重塑决策、重塑体验。坚定“AI 的价值在于赋能人”的信念,金蝶围绕AI 与人力资源展开了许多实践。以服务海信为例,金蝶与海信携手共创了人才供应链的各个场景。其中,基于 AI 技术打造的“活水平台”,帮助人力资源从业者高效且精准地识别和配置合适的人才满足业务需求,帮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利用 AI 技术形成组织与人才互相成就的美好局面。
我们对 AI 的期待还不止于此。未来,组织中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超级智能 AI 管理助手,获得全场景、个性化的智能助手解决方案。智能体新模式将会最大限度激发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的潜力,金蝶正致力于让这个理想变成现实。
第四,关于本质。人力资源是企业最独特的资源,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内心有无穷的力量。要真正理解如何让人力资源创造持续的价值,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心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开发和挖掘每个人内心无尽的宝藏。
稻盛和夫曾说过,“最容易改变、最脆弱的是人心,而最牢固、最可靠、最美好的也是人心”。人力资源管理者唯有以人心为本,洞察人性、顺应人性,心怀成就天下人才的伟大使命,知行合一,将使命化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行动,才能真正激活每一个人的心力。心力资源管理的新思维将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走向变革的成功。
这本书是我们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世界、探索中国管理模式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我们下一个阶段深化研究的起点。回首这三年多的探索之旅,在与众多 CHO 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有幸听到、看到中国企业中发生的一个个有温度、有技术、有中国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场景,清晰地感受到我们离中国管理模式的本质又近了一步。带着此次研究收获的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与建设,与全球共享来自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世界。
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