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植物圣经(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典藏全彩复刻,跨越400年的科学与艺术瑰宝,一部改写人类植物认知的里
》
售價:HK$
29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 內容簡介: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科学认识历史方位、准确把握阶段性特征、综合研判发展趋势、系统谋划发展举措,对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走向“十五五”的中国经济》(上、下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重点聚焦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开展历史视野、比较视野、宏观视野、微观视野的多视域研究。
全书设立总论以及指导思想与经验启示、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城乡融合与区域协同、深化改革与激发活力、扩大开放与内外联动、民生福祉与社会保障等七篇77章,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支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决策参考。
|
| 關於作者: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由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两家研究机构改组、合并、更名,几经变迁发展而来。1926年7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于北平设立社会调查部,1929年改组成为独立的社会调查所;1928年3月,中央研究院于上海设立社会科学研究所。1934年,社会调查所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为新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45年更名为社会研究所。1950年改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经济研究所。1977年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并发展至今(各发展时期以下统一简称经济所)。
|
| 目錄:
|
上 卷
总论 走向 “十五五” 的中国经济………………………………… (1)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与经验启示
第一章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 “十五五” 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 ……………………………………………… (29)
第二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规划的重要
论述 ……………………………………………………… (50)
第三章 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 …… (72)
第四章 基于经济视角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 (88)
第五章 新时代以五年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与
经验 ……………………………………………………… (111)
第六章 总结新中国五年规划经验 做好 “十五五” 规划
工作 ……………………………………………………… (123)
第七章 编制和实施 “一五” 计划的经验启示………………… (141)
第八章 完善调控放活平衡机制: 经验与借鉴 ………………… (155)
第九章 新中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历史镜鉴 ……………………… (169)
第十章 中国式规划的国际比较与世界意义 …………………… (192)
第二篇 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
第十一章 “十五五” 时期的国际贸易秩序…………………… (213)
第十二章 促进开放型增长再平衡 ……………………………… (225)
第十三章 迈向高收入国家: “十五五” 时期经济增长潜力、
挑战与机遇 …………………………………………… (242)
第十四章 以有效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 (259)
第十五章 以产业化和就业优先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 (282)
第十六章 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 (301)
第十七章 以提高劳动者收入为导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319)
第十八章 促进投资和消费协同驱动扩大内需 ………………… (337)
第十九章 把 “投资于物” 同 “投资于人” 紧密结合
起来 …………………………………………………… (357)
第二十章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 …………………………………… (379)
第三篇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第二十一章 促进创新性变革: 新质生产力的破立之道 ……… (397)
第二十二章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413)
第二十三章 构建新型技术创新体制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430)
第二十四章 以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赋能企业创
新发展 ……………………………………………… (453)
第二十五章 资本市场加快并购重组、 服务产业升级 ………… (471)
第二十六章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 ……… (488)
第二十七章 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 (503)
第二十八章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 (519)
第二十九章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 (542)
第三十章 大力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 ……………………… (559)
第三十一章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 (574)
第三十二章 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 (593)
第三十三章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 (608)
第三十四章 推动能源转型与产业协同 ………………………… (621)
第三十五章 有序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加快建立新型碳财税
体系 ………………………………………………… (642)
第四篇 城乡融合与区域协同
第三十六章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661)
第三十七章 构建粮食安全的坚强保障 ………………………… (678)
第三十八章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 理论与政策 ………… (696)
第三十九章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14)
第四十章 高质量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城市群建设 ……………… (733)
第四十一章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 (755)
第四十二章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773)
第四十三章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 (787)
第四十四章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
新征程 ……………………………………………… (803)
下 卷
第五篇 深化改革与激发活力
第四十五章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825)
第四十六章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 ……………… (842)
第四十七章 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859)
第四十八章 推动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 (882)
第四十九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工作的成就与经验 ………… (903)
第五十章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930)
第五十一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944)
第五十二章 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营商环境 ………… (961)
第五十三章 健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体制机制 ………………… (977)
第六篇 扩大开放与内外联动
第五十四章 科学应对全球化新变局 …………………………… (997)
第五十五章 畅通经济循环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1018)
第五十六章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路径与方式 …………… (1036)
第五十七章 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区网络 …………………… (1055)
第五十八章 立足对外贸易新优势, 实现 “十五五” 外贸
高质量发展 ……………………………………… (1071)
第五十九章 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 (1091)
第六十章 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 …………………………… (1106)
第六十一章 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 (1127)
第六十二章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1146)
第六十三章 面向 “十五五” 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 (1164)
第六十四章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1182)
第六十五章 抢占数字时代货币话语权高地 ………………… (1202)
第六十六章 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 (1220)
第七篇 民生福祉与社会保障
第六十七章 推动实现民生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 (1241)
第六十八章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1259)
第六十九章 推动 “零工经济” 发展, 增强劳动力市场
韧性 ……………………………………………… (1273)
第七十章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五年回顾与展望 …………… (1289)
第七十一章 加大社会保障再分配调节力度, 推动实现共同
富裕 ……………………………………………… (1303)
第七十二章 优化财政民生支出结构, 助力公共服务高质量
发展 ……………………………………………… (1322)
第七十三章 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 (1341)
第七十四章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 (1365)
第七十五章 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 (1379)
第七十六章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 (1395)
第七十七章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1416)
参考文献 ………………………………………………………… (1432)
后 记 …………………………………………………………… (1466)
|
|